5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研究

目前尚无单一的方法对ASD治疗完全有效,影响ASD预后的关键因素考虑有以下几点:早期诊断时间、早期语言交流水平、智力水平、病情严重程度、共患疾病、家庭参与、适当干预、社会支持,因此早期个体化的结合家庭参与的长期综合训练可改善患儿预后,目前认为年龄越小,干预效果越好。

行为与发展干预

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是一门寻求理解个体行为的自然科学。数十年来,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无数的研究证明:早期密集而科学并有实证支持的、基于ABA原理原则的行为干预(Behavioral Interventions)是孤独症等发展性障碍儿童康复循证有效的主要手段,通过改变个体的社会和学习环境,帮助修复核心缺陷,改善行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实现生活自理甚至自立。

美国国家孤独症中心(The National Autism Center)根据国家标准项目第二期(National Standards Project, Phase2,简称NSP2)从2007年到2012年2月期间所开展的大规模的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人群的教育和行为干预研究,于2015年发布了国家标准报告(The National Standards Report)更新版本,并更新了相关的治疗文献资料,其中:

A、22岁以下的孤独症谱系障儿童和青少年:新版报告将评审重点放在对这个群体的教育和行为干预,证明了行为干预是针对22岁以下ASD儿童和青少年的14种成熟方法(Established Treatments)之一,即已经过深入的研究,并具备足够的证据证明其有效的成熟方法。

B、22岁以上孤独症谱系障碍成年人:新版报告还涉及了之前未被系统评估过的针对这个群体的干预研究,证明了行为干预是针对成年ASD人群(22岁以上)的干预方法中唯一的成熟方法。

英国和美国的研究表明,早期密集而持续的基于ABA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终生医疗与护理费用减少6倍。因为大量的数据证明其有效性,美国全部50个州各级医疗保险覆盖了基于ABA的评估与干预服务,大大促进了ABA在全球的快速发展。

药物疗法

ASD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对ASD的伴发症状,如易激惹、自伤行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睡眠问题等,一些药物的合理应用,可以改善ASD患儿的行为及教育干预效果。随着AS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维生素D与 ASD间存在一定关系,补充维生素D可有望改善ASD核心症状。

针对易激惹、自伤等行为的治疗可使用利培酮,这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第1个孤独症用药。而根据现有ASD合并ADHD治疗的研究,2012年孤独症治疗精神药理委员会对伴随ADHD的ASD患儿给出了临床用药参考,可选择哌甲酯治疗。Lemonnier等的研究显示采用口服布美他尼的方法治疗了5例ASD患儿,疗程3个月,以临床疗效总评(CGI)、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作为治疗前后评价指标,治疗后患儿的三项指标均有改善,且年龄越小效果越明显。近年来研究表明,催产素(Oxytocin,OT)水平与ASD的发病密切相关。Hollander等研究发现,补充0T后ASD患儿的重复刻板行为、语言能力及感知觉异常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最新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D对ASD的核心症状具有改善作用。